近期,廣州疾控中心方面指出,廣州地區已進入登革熱高風險期。而登革熱能通過蚊子傳播,積水又是蚊子幼蟲——孑孓孳生的必然場所。臺風“尤特”剛過,為降低蚊蟲密度,防止登革熱,廣州市愛衛會要求各區在8月23日開展滅蚊統一行動。
據報道,根據市疾控中心的動態監測,廣州已發現近10例登革熱輸入病例,均為東南亞疫區來穗人員或有該地區旅游史的游客。“隨著輸入病例增多,加之鄰近的中山地區已經出現疫情,廣州地區已經進入到隨時會發生本地感染病例高風險期。”
為此,明日廣州將開展滅蚊行動。當天,街道消毒站將對轄區公共環境、社會PCO公司對承包場所進行全面消殺,控制幼蚊孳生,降低成蚊密度。
明日下午4時至5時,各機團單位、物業管理小區重點清梳庭院溝渠,清理人為造成的孳生地,特別是天臺、綠化帶等場所的紙杯、飯盒等積水物品,并對樓房外環境(含地下車庫)進行消殺;各單位辦公場所內視情進行煙熏滅蚊;晚上7時至8時,居民住戶清除各種類型盆罐和天臺積水,煙熏滅蚊。
(一)蚊子能傳播登革熱、乙型腦炎等疾病。
(二)蚊子生活周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蚊4個階段,前3個階段都在水中生活,只要清除積水就可以杜絕蚊患。
(三)蚊子在家庭及周邊環境的主要孳生場所:種養水生植物容器、盆景及墊盤、儲水缸(桶)、腌菜缸、廢棄的盆缸罐、無蓋空瓶、電冰箱(空調)接水盆、廢輪胎、廢棄的飯盒等一次性容器、樹洞竹筒、建筑反梁、堵塞的溝渠等。
(一)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清除各種廢棄雜物和地上落葉,清除蚊蟲孳生場所。
(二)種養萬年青、富貴竹等水生植物容器每3至5天換水一次,并將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內壁清洗干凈,或將水生植物改用沙子養植,或在容器內定期投(滴)放藥物控制蚊蟲孳生。
(三)及時檢查清除房前屋后盆景及墊盤、電冰箱(空調)接水盆積水,盆、罐、缸、桶、瓶等應清除或倒置存放。
(四)填平庭院內洼地、樹洞竹筒;清疏溝渠、沙井,防止堵塞;經常檢查天臺,清雜物、翻盆倒罐,徹底清除建筑反梁積水。
(五)使用國家認證的衛生殺蟲劑煙熏或噴灑滅蚊,藥品可自行到市場購買。
(六)安裝紗門和紗窗,防止成蚊入侵,也可使用電蚊拍等工具進行滅蚊。
(七)主動配合和積極參與街道滅蚊統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