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蚊燈是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學滅蚊物質的滅蚊設備,是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再進行多項技術改良的新一代高效環保捕殺蚊蟲器械。利用蚊子趨光、隨氣流而動、對溫度敏感、喜群聚,特別是追逐二氧化碳氣息和覓性信息素而至的習性研制出的一種環保無污染的高效捕殺工具。滅蚊燈可以分為電子滅蚊燈、粘捕式滅蚊燈、氣流吸蚊燈三種。滅蚊燈具有結構簡單、售價低廉、美觀大方、體積小、耗電省等特點。由于在使用時,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學滅蚊物質,是一種相對環保的滅蚊方式。
臭蟲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的一類小型昆蟲,又稱壁虱、床虱。因其有一對能分泌臭味的腺體,在其爬行過的地方,留下難聞異味,故名臭蟲。臭蟲為世界性分布昆蟲,共計有74種,與人類有寄生關系的僅有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兩個家棲種類。在我國這兩種臭蟲的分布以長江為界,熱帶臭蟲主要見于長江以南,溫帶臭蟲則在全國均有分布但以江北地區為主。臭蟲的發育過程為漸變態的,即一生包括卵、若蟲和成蟲3個階段,其中若蟲有5個齡期。它們一般在狹窄的縫隙中棲息,具群棲性,成蟲、若蟲和卵多見于床板、褥墊、箱縫、墻隙或墻紙的褶縫中,在衛生條件差的交通工具以及公共場所的桌椅縫隙中亦有孳生。臭蟲的危害主要是吸血騷擾,主要在夜間活動,吸血貪婪,尤其是若蟲,吸血量可超過其體重的1~2倍,人被叮咬后,嚴重時可導致皮膚紅腫發炎、癢痛難忍,有些人可發生丘疹樣麻疹,以小兒為多見。此外相對生物建議使用祛臭蟲毒精油可以有效迅速緩解此癥狀。若長期被較多的臭蟲寄生,可引起貧血、神經過敏和失眠、虛弱等癥狀。此外,臭蟲也被懷疑是某些疾病的傳播者。 在自然和實驗條件下,曾在臭蟲體內檢測出和成功感染多種病原體,其中包括立克次體、病毒、細菌和絲蟲等,雖然尚無確鑿證據證明臭蟲可作為某些疾病的轉播媒介,但上述情況應引起重視。以前,由于衛生條件較差,臭蟲的危害相當嚴重,一度曾為“四害之一”。由于人們生活的提高和衛生條件的改善,大部分地區,已無臭蟲危害,但在某些衛生狀況較差的場所,尤其是在某些老式建筑中,仍有臭蟲孳生為害的報道,如大連某廠職工宿舍樓,1993年調查發現,在150張床中,臭蟲的侵害率在95%以上。對臭蟲主要采用布粉和涂抹的方法進行殺滅,方法包括:用2%倍硫磷粉劑,用1%臭蟲清除劑,按每張單人床50~100克用量均勻撒于床板等處,或將其調成糊狀,涂抹在床的縫隙處。用50%倍硫磷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稀釋100倍,按每張單人床400毫升用量,對墻壁和床板等進行噴灑。用50%敵敵畏稀釋200倍,按100毫升/米2噴灑,每隔30天施藥一次,連續2~3次。
當跳蚤咬住皮膚吸血時,會排出黑黑的粒便,像灰塵一樣,常被誤以為是跳蚤卵。翻開毛,有時找不到跳蚤,只見一堆堆的“黑砂子”,這些“黑砂子”,碰到水就溶解變成血色,可以很容易區別這是跳蚤的排便而不是塵土。 跳蚤的成蟲可以12個月不吃任何東西,一有機會便經由吸血來獲得養份。由于跳蚤無特定之宿主,在各種有毛的動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沒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所以,只控制寵物身上的跳蚤并無法杜絕跳蚤。母蚤會在吸血后才排卵在宿主(動物)身上,卵為呈白色如鹽粒大小,無黏性故很容易掉落,在被產下之后的2天至2周內都有可能孵出幼蟲,其幼蟲呈白色或乳白色;他們通常會藏在地板縫,地毯下,寵物床,幼蟲只吃一點東西,如成蟲的糞便或環境中的有機物碎屑(人或動物的皮屑、食物殘渣等),然后他們將化成繭。之后,跳蚤可依環境之狀況不同,于7天至幾個月內化成跳蚤成蟲。寵物身上的跳蚤比較多時,其卵和黑色的跳蚤糞可以一起被發現,如發現紅色污點則為其糞沾濕后所形成。 跳蚤即可能在動物的被毛下產卵,也會在布料、地毯上產卵。在動物體外的跳蚤沒血吸就會餓死,但蟲卵有卵殼保護則可以過冬。春暖花開時分孵化出來,又回到動物身上寄生。所以家里有貓狗等寵物時,**不要用地毯,地毯藏污納垢,也是跳蚤的溫床。此外,戶外草地上,也是跳蚤產卵的溫床,因為狗貓都會在草地上活動。 跳蚤是通過熱源來尋找“獵物”的。剛從繭里出來的幼蟲急于吸血,通過辨別動物身體所釋放的熱量的方向找到寄主的位置后就會使勁跳過去。 對人體危害 對于過敏性人群,跳蚤咬后可能導致一些皮膚病的發生,尤其在夏季,家里有貓狗等寵物的,如果寵物不干凈就會滋生跳蚤等寄生蟲,咬過人體后易導致季節性濕疹。 跳蚤鼠疫桿菌是引起鼠疫的一種很小的桿菌。這種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鼠蚤)傳染給人類。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后胃中充滿了鼠疫的桿菌,食道被細菌阻塞。它們雖是鼠蚤,但有時亦咬人。這種帶菌的跳蚤吸入血時血液因食道被細菌阻塞無法入胃而從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體里,鼠疫桿菌就在這時隨同進入人體,使人患上鼠疫。跳蚤在吸食人血時還可能把糞便排在人的皮膚上,其中也含有大量鼠疫桿菌。因為被咬部位發癢,搔癢時會將鼠疫細菌帶入微細的傷口,也能使人染上鼠疫。 跳蚤咬傷呈現為有核米粒大小的小紅點。 病毒傳播 1.如果被咬了,可以涂些花露水、風油精或肥皂都有止癢消炎效果。2.如果你養了寵物則首先需要做好寵物的衛生。如果遇到貓狗之類**離它遠點。3.注意家里的衛生。還可以在墻邊噴些消毒藥水。噴之前注意看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避免自己受到傷害。1.貼身衣物拿去煮,大件衣物、席子用開水燙;2.殺蟲劑(一定要用除蟲菊酯類的,此類殺蟲劑對溫血動物毒性極小,但對冷血動物劇毒,因此注意不要噴或者讓它飄到魚缸里或者烏龜身上),噴床板,宿舍地面,角落;3.*關鍵的一步:10%的硫軟膏,藥店有賣,很便宜的5毛一支10g,均勻涂在身上、席子上,連續幾天,不要怕弄臟衣服。硫軟膏里的硫對人無害,并且只有接觸人皮膚表面才能發揮**作用。味道有些不好,不過涂完人百毒不侵,基本上通殺一切體表寄生蟲。平常用硫磺皂洗澡。4.買點激素類藥物,比如醋酸地塞米松,涂在被咬的包上。防止你睡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亂抓,把皮膚抓破感染。此類低效激素外用,安全系數很高,用個兩三周都沒問題,不過一般3天左右你的包就會消掉。
在蚊子中,*可惡的要算吸人血的雌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發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對觸須和三對步足上,分布著很多輪生的感覺毛,每根感覺毛上密集地排列著圓形或橢圓形細孔。黑夜里,蚊子可以憑著這種傳感器感知空氣中人體散發出來的二氧化碳,在1秒內作出反應,就能正確敏捷地飛到吸血對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將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與血混和,使血變成不會凝結的稀薄血漿,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陳血,吮吸新鮮血液。假如一個人同時給1萬只蚊子任意叮咬,就可以把人體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還會“挑肥揀瘦”,專門尋找合乎“口味”的對象。蚊子在熟睡的人們的枕邊“嗡嗡”盤旋時,依靠近距離傳感器來感應溫度、濕度和汗液內所含有的化學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體溫較高、愛出汗的人。因為體溫高、愛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氣味中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類化合物,極易引誘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之多。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動物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 瘧疾這種病是由瘧蚊傳染的。瘧疾又稱瘴氣。據1935年衛生署的調查,在瘴氣盛行的區域里,居民血液內有瘧原蟲的占50%,患惡性瘧疾的占72%。1936年江蘇皋縣因患瘧疾死亡二萬人左右,1876年開鑿巴拿馬運河時曾因黃熱病及瘧原死了無數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經昆蟲學家解決了蚊子的問題才得以繼續完成運河工程。1930年遠東熱帶病醫學會的報告指出:泰國每年死于虎口約50人,而死于瘧疾者達五萬人。全世界瘧疾屬的成員有400種,其中85種能傳播瘧疾。瘧原蟲造成的瘧疾是全球人類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瘧疾的感染而死亡。瘧疾每年約造成3百萬人死亡,[3] 會傳染瘧疾的瘧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亞,尤以非洲*為嚴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兒童死于瘧疾。岡比亞瘧蚊(Anopheles Gambiae),瘧蚊的一種其他疾病大部分種類的蚊子都能夠傳染絲蟲病(由線蟲導致)。這種疾病會導致橡皮腫(gumma)使外生殖器及大腿異常腫大。在全球,約有120萬人感染絲蟲病。[2]大部分品種的蚊子會傳染病毒性的疾病,包括黃熱病、登革熱、日本腦炎、圣路易腦炎、多發性關節炎、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契昆根亞熱及西尼羅河熱。幸運的是,艾滋病不會借由蚊子叮咬而傳染。 蚊子是怎樣把病原傳入人體的呢?當瘧蚊吸食患有瘧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瘧原蟲(瘧疾的病源)吸進體內。它們再咬人時,瘧原蟲又從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體內了。十天以后,瘧原蟲開始在接近皮膚的血管內出現。它們在患者的紅血球內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蟲,這些小原蟲破壞紅血球并釋放一種毒素。每個小瘧原蟲又侵入其它紅血球而繼續繁殖,使得病人體內瘧原蟲和毒素越來越多,引起患者發冷和發燒。得了瘧疾的病人首先發冷,全身抖個不停,但體溫表測驗體溫是高的。大約經過一小時,病人才覺得發燒,這時體溫繼續上升,三、四小時之后開始出汗、體溫下降,再過幾小時病人覺得松快,病好像過去了,其實這時小原蟲已侵入新的紅血球,又開始繁殖。當瘧原蟲再次破壞紅血球而出時病人又發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獲得適當的治療否則這種發作將有規律地繼續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瘧疾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是相當大的,病人身體衰弱,工作效率低,嚴重時還會喪失生命。用藥品已可治療和預防此病,但**的辦法是消滅傳染這種疾病的蚊子--瘧敗。 流行性乙型腦炎(這是一種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也是由蚊子傳帶的,這種病又叫日本乙型腦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腦炎?;颊哂邪l燒、頭疼、嘔吐,抽風、昏睡、昏迷等現象。治療上沒有特效藥品,所以病死率相當高。 蚊子咬吸了含有本病毒的人或動物的血液后,經過一個相當時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沒有免疫力的人時可以使被咬者發病。傳染這種病的蚊子叫庫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發生與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傳染外,必須大力進行滅蚊,消滅傳播者。此外,庫蚊和按蚊還傳播絲蟲?。ㄏ笃つ[)。 我國能傳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叫按蚊,俗名瘧蚊,主要傳播瘧疾。據不完全統計,1929年的1年內,全世界因患瘧疾致死的約200萬人。另一類叫庫蚊,主要傳播絲蟲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第三類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紋,又叫黑斑蚊,主要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登革熱。 在夏天適宜的環境里,雌蚊將卵產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蟲,叫孑孓。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后變成蛹,蛹繼續在水中生活兩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發育大約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科學家們從很早以前就發現二氧化碳對蚊子有很強的吸引作用,但是,僅僅是二氧化碳還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因為事實表明畢竟蚊子更愛叮咬人們的手臂和腿腳。因此,二氧化碳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視,但是皮膚肯定還釋放了其他對蚊子更充滿誘惑力的物質。 科學家發現蚊子對一些混合物的反應非常劇烈,在他們所實驗的346種物質中有三種特殊化學物質的混合在實驗中每次都能吸引90%的蚊子。而伯尼爾發現他自己的胳膊和手卻只吸引7只蚊子。“而有時候將30種物質混合蚊子卻一點都不被吸引”,伯尼爾說。但是,在這項實驗中科學家們始終沒有發現任何可以100%吸引蚊子的引誘劑。 研究人員還發現可以釋放出類似人的體味的混合物對蚊子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這離制造出更好的引誘劑還差得很遠。因為引誘劑必須得比在它附近的人體對蚊子更具吸引力才能達到效果,伯尼爾等人說“接近人體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我們還無法做到。” 消滅蚊子是保證人類健康,避免疾病傳播的關鍵。蚊子的一生經過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四個時期。蚊喜歡把卵產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澗流水等處;在溫暖的季節里,卵大約三天就可孵化為孑孓并開始吃水里生長的極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等。它們靠著身體尾端的兩個氣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氣。孑孓經過蛻皮,**停止吃東西、活動減少而變為蛹。大約兩三天后,蛹又來到水面蛻去皮而羽化為成蟲(就是蚊子)飛出來。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圍繞矮樹頂,屋檐、窗口或空曠處成群結隊地飛,雌蚊看準機會加入隊伍,在飛行中很快進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過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血)卵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傳播疾病。雌蚊飽吸一次血能產一次卵,一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滅一只蚊子,等于消滅了幾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與繁殖場所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應用這些知識大力滅蚊。蚊子的幼蟲*易撲滅,因為孑孓必須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導積水,經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無處生存,滅蚊就一定會收到好效果。 傍晚,蚊子有趨光的特性,所以大多數蚊子開始進入屋內。。而屋內墻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幾水源附近等(尤其有嬰兒和老人的房間)是蚊子*喜歡光顧和躲藏的地方,因此,噴射氣霧劑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其實,防蚊*重要。如果防蚊防的好,您家蚊子光顧的數量會非常非常非常的少。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區,蚊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估計,每年約有7億人被蚊子傳染各種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傳染的各種疾病。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多種傳染病常借由蚊子傳染給人類。但在大多數溫帶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新西蘭,被蚊子咬通常只會發癢,而不至于被傳染疾病,但不排除個別現象。
蒼蠅因攜帶多種病原微生物傳播而危害人類,蒼蠅的體表多毛,足部抓墊能分泌黏液,喜歡在人或畜的糞尿、痰、嘔吐物以及尸體等處爬行覓食,極容易附著大量的病原體,如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肝炎桿菌、脊髓灰質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蟲卵等;又常在人體、食物、餐飲具上停留,停落時有搓足和刷身的習性,附著在它身上的病原體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飲具.蒼蠅吃東西時,先吐出嗉囊液,將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邊吃、邊吐、邊拉;這樣也就把原來吃進消化液中的病原體一起吐了出來,污染它吃過的食物,人再去吃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飲具就會得?。魜y、痢疾的流行和細菌性食物中毒與蒼蠅傳播直接相關,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若沒有它,人類將身陷腐臭之地. 編輯本段 驅蠅與滅蠅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的不斷增多,一些養殖場由于不注意畜禽排泄物的無害化處理,再加上又離居民區較近,使得周圍環境的污染程度日趨嚴重,導致了有害生物的滋生,比如蒼蠅的危害就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防治措施 1. 生活垃圾用塑料袋裝好,日常日清,不要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方,勿使蒼蠅接觸產卵。 2. 垃圾桶(箱、車)必須加蓋,及時清運。 3.及時消除房前屋后、單位內外的垃圾和衛生死角。 4.飲食店、攤點和有食品存在的地方,應有防蠅、滅蠅設施。 5. 城區內居民禁止飼養家禽、家畜。 6. 不要用雞、鴨、魚的內臟、骨頭做化肥。 7. 賓館、飯店、酒家要有完善的防蠅滅蠅設施,垃圾密閉,及時清運。 8.可以利用天敵防治。例如:蜘蛛、壁虎等等!
蟑螂喜歡選擇溫暖、潮濕、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棲居,這就是它們孳生所需要的4個基本條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內,一般都具有這些條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萬戶的衛生害蟲。 喜暖愛潮是蟑螂的重要習性。不難發現,不管在飯店、家庭,還是在火車、輪船上,廚房總是侵害*嚴重的場所。就是在廚房,它們一般也喜歡棲居在靠近爐灶、水池、冰箱外部的地方。 喜暗怕光,晝伏夜出,這也是蟑螂的重要習性。白天它們都隱藏在陰暗避光的場所,如室內的家具、墻壁的縫隙、洞穴中和角落、雜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別在燈閉人睡之后才出外活動,或覓食,或尋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時中,約有75%的時間都是處于休息狀態。 蟑螂體扁,適于鉆縫藏洞,可以躲進很窄小的縫洞中。例如德國小蠊的成蟲和若蟲可躲進僅1.6毫米的縫隙,懷卵的雌蟲也可在4.5毫米寬的縫隙中棲居。它們在縫隙中棲息時,足緊貼著身體,尾須平伸或與支撐面接觸,觸角常伸向外面,不時揮動,保持警戒狀態。 不同種類的棲息場所有所差異。德國小蠊多見于各類縫隙中,如管道周圍、墻縫、護墻板等的縫隙和地板之間的裂縫中。美洲大蠊亦喜棲息于大的洞孔,偏愛濕熱的環境,例如釀造廠發酵車間、豆制品加工場等,也常在陰井、下水道、地下室等處群居。黑胸大蠊多見于碗菜柜、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處。 在冬天,它們多集居于廚房,緊挨爐灶和暖氣片等熱源附近棲居和活動。到了盛夏高溫季節,廚房溫度過高,它們分散遷移到別處,因而廚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擴大。 蟑螂還有群居的習性。??砂l現在一個棲息點上,總是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幾百個聚集在一起,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誘集作用。蟑螂的成蟲和若蟲都能分泌一種“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腸墊所分泌,可隨糞便排出體外。在蟑螂棲居的地方,??梢娝鼈兗S便形成的棕褐色糞跡斑點,糞跡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見,在蟑螂防治中,搞好衛生、清除蟑跡是一項重要的措施。
生長繁殖白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二億五千萬年歷史,除具有適宜其生存的食宿條件和自身的營群落***特性外,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白蟻的繁殖能力。白蟻的繁殖靠群體中的蟻王和蟻后這類生殖性的個體,尤其是蟻后,有極其膨大的腹部和發育完全的生殖器官,主要起交配產卵的作用。蟻后和蟻王在整個巢群中數量*少,但作用卻十分重要,一旦失去生殖性的巢群,必定要有新的補充型生殖蟻,否則這樣的巢群不僅無法擴展群體,繁殖后代,而且整個巢群將無法協調,**失去控制,直至毀滅整個群體。[4] 白蟻的巢群中一般只有一對原始型蟻王和蟻后,某些 白蟻 種類也有出現多王多后的現象,一旦原始型蟻王、蟻后體弱病死后,巢群內會迅速產生短翅補充型或無翅補充型的蟻王、蟻后,繼續延續巢群的繁殖后代,擴展群體的需要。如土棲白蟻群體內的壯年蟻后,在其生殖的鼎盛時期,一晝夜內約產8000粒- 10000粒蟻卵,一生中的產卵量高達5億多粒,這類白蟻的一個成熟的巢群個體數可達數百萬頭,并延續其幾十年的生活史,其種群個體數量的增長可以用呈幾何級數出現來描述。
本地的老鼠主要有3種:褐家鼠、黃胸鼠和小家鼠。褐家鼠身體粗壯,個體**;黃胸鼠次之,小家鼠*小,體長僅7—9公分。老鼠的共同特點是繁殖快,雌鼠受孕后平均21天就能產出6—12只小老鼠,3個月后小老鼠發育成熟又能繁衍后代。褐家鼠是這幾種老鼠中數量*多的一種,它喜歡在窨溝、窨井、垃圾房、廁所周圍就地筑巢,也喜歡在綠化帶、河道邊和餐飲食品行業周圍挖洞棲息,它們會經常著下水道、化糞池、空調機電線、自來水管等處的孔洞光顧你的住宅,咬壞衣物家具,咬斷電線、電纜,甚至造成重大的停電事故發生。防治老鼠的方法很多,原則上有化學藥物和物理方法二類?;瘜W藥物防治主要是采用**低毒的滅鼠毒餌。一是投放前要先將所有食物保存好,斷絕鼠糧,迫使老鼠吃毒餌。二是要整理好室內外衛生,清理各種場所的堆積物,減少老鼠的棲身場所。三是毒餌投放到位,數量要足。滅鼠毒餌要投放在老鼠經常出沒的暗角,每15平方米的房間投放2-3堆,每堆5克;室外要在沿墻、下水道、綠化帶、垃圾房等處,每隔10米投,每堆10克藥物,投放后藥物要保持3天。四是要注意安全,防止小孩、老人誤食中毒。在投放藥物后3-5天,要檢查有否死鼠,及時清理,防止環境污染。粘鼠板要沿“鼠道”布放,放在門的后側和櫥柜的底部,保留3—5天可以奏效。傳統的鼠夾、鼠籠,選用油條、花生仁作誘餌,以增強誘底作用。對所有的下水道進出口要用網孔小于1×1公分的鐵絲網罩,防止老鼠竄入。廚房、餐廳、倉庫、熟食間、點心房的門要釘上高30公分的鍍鋅鐵皮,防止老鼠啃咬。平時不要向窗外、綠化帶亂丟垃,圾減少老鼠的棲息場所。